探访文物仿古村:高仿唐三彩受到收藏界追捧

中国艺术投资网

探访文物仿古村:高仿唐三彩受到收藏界追捧


来源:中国艺术传播网   文章作者:佚名


  探访文物仿古村

  高仿唐三彩几乎乱真 仪器鉴定不可全信

  高仿唐三彩的仿古村,手艺再精湛,毕竟做出来的还是新工艺品,文物贩子和不法人员如此利用高仿唐三彩,来蒙骗消费者,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有着丰富文物鉴定经验的专家,难道就不能鉴定出这些唐三彩的真假吗?我们再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从洛阳一位做高仿唐三彩的行家口中了解到,就包括唐三彩在内的不少高仿的陶器而言,以目前的鉴定技术已经很难鉴定出真假。高水旺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河南省洛阳唐三彩研究院院长高水旺说:“在咱厂买的东西,他坐两次飞机,坐两次飞机要经过安检,安检要通过X光照射,X光一照射,它里面的碳含量(就会)变化,所以说他们当时用仪器测的时候,把一件唐三彩的作品,咱做的高仿品,他们测的时候测成2500年的东西,实际上唐三彩才1300年的历史,它就测成2500年,那不是笑话吗?”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金申也告诉记者,如果简单的依靠仪器来鉴定文物,测试的时候也会有“打眼”的可能。仪器测试也不是万能的鉴定标准。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金申说:“唐三彩一般从马屁股那儿取样,马屁股那儿用的是一个真的瓷片,其他地方是假的,你取样正好取是那个真的地方,也有这种可能。”

  在仿古村里,一些唐三彩的制作者告诉记者,一件高品质的高仿唐三彩的制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相反,制作时间将会很长,高品质的仿古唐三彩,光是埋在土里天然做旧的过程,就需要两年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高仿唐三彩生产者说:“他耐住自然土的效果,是拿什么化工东西都达不到那个效果的。这两年埋上以后,我明天后天,两个月,三个月我都给你做不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说,我做了一点点以后,我要埋葬在这里面,要经过春夏秋冬。”

  当记者问到一般得经过几年的时候,这位制作者说,最少在他这边放了有五年了。

  在记者的要求下,这位制作仿古唐三彩的行家展示了一件在行业内被认为高仿精品的作品,这位制作者表示,这样的作品,在有些层面上,已经可以和文物相媲美。

  制作者说:“据说挖出来一个老东西,像秦砖汉瓦、唐代那种,砖不值钱,但我把那砖雕成工艺,雕成很值钱的工艺,咱把过去那些出土的一些地底文物上那些彩绘我轻轻把它扫下来了以后,我转嫁接到这上面,你说它是老的,它就是老的,彻底彻底的老的,我把真的都给组合到一块。”

  探访文物仿古村

  融资难 仿古行业面临困局

  如果说这些仿古专业户们的确是在传承传统的陶器制作技艺的话,那么这种复制和仿制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是应该值得尊重的。但也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1989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一件390万英镑的唐三彩之后,记录就一直保持带了现在。由于仿品泛滥,自2004年之后,唐三彩就在各大拍卖行销声匿迹。如今,唐三彩的整个仿古行业,已经显现困局。

  作为青铜器的仿古专业户,黄烨儒去年刚刚以一个仿制的青铜器之王——毛公鼎获得了上海文物博览会的金奖。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有着这样一个梦想。

  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烨儒说:“作为青铜器,有一大部分流失在国外,我们国内已经不全了,我有能力有照片我就能给复制出来。所以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用10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我把这个历代的青铜器全部复制出来,在洛阳建一个青铜器博物馆,系统地展示给国人,展示给世人,展示给后人。”

  然而要实现这个梦想太难了,尽管黄烨儒的产品最高能卖出三十多万,但是由于自己没有大宗的固定资产,他把洛阳当地的各家银行都跑遍了,就是没有一家会给自己贷款。

  黄烨儒说:“主要是融资难。银行人员就不认你这一块儿。”

  而这些问题也正在受到文化部门的关注。洛阳市文广新局范留木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在洛阳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不仅将会从政策上的规范仿古工艺品的制作,为仿制产品设定明显标识,还会打造产业园,并为这些企业建立更多的融资平台。

  河南省洛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范留木说:“首先从质量来说,然后你数量和规模达到一定数量、一定规模,好,我给你们发一个牌子,除了资金方面扶持之外,本身就是一个名牌,就是一个牌子。限制那些不良的,鼓励那些优良的去发展。”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郭庆祥发照片称范曾流水线作画 范曾未回应
·下一篇文章:艺术年货买得起未必买回家


 相关内容

·收藏界重回红色年代(图)

霍晓蕙

 

·专家讲述石质文物保养方法

佚名

 

·文物收藏揭秘珍贵古瓷的保养方法

佚名

 

·文房瓷器每年保持20%的涨幅 深受藏家追捧

佚名

 

·高仿瓷器有市场 业内称潘家园98%是工艺品

任博

 

·艺术品收藏盛夏已到 专业收藏俱乐部受追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