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市场观察
青铜器市场观察
来源:中国收藏投资网 文章作者:佚名 |
崇源06年1月5日 2640万元 周宜壶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青铜器收藏的高潮:宋代和清乾隆至民国时期。 宋代是历史上系统收藏、研究青铜器的第一个时期, 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并逐步形成了金石学。北宋吕大临编撰的《考古图》是第一部研究青铜器的学术专著,及北宋王黼编撰的《博古图》、南宋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南宋王俅的《啸堂集古录》都是有影响的代表性著作。清乾隆至民国时期, 金石学大兴并达至鼎盛时期,青铜器收藏蔚然成风, 这一时期青铜器研究成果巨大,除官方主导的研究外, 一批极富学识的私人收藏家成了青铜器研究的重要力量。
从古代直至民国时期, 青铜器在整个古玩收藏行业中一直居于龙头地位, 价之昂、研究者之多、考证之深、著录文献之丰富是其他文物门类所远不及的。
而现今的青铜器收藏有些尴尬, 较之其他收藏门类属于冷门,原因有三: 专门从事青铜器收藏的人较少;青铜器收藏群体的整体水平较低, 民间收藏不重研究, 更谈不上成为官方研究的重要补充;青铜器市场相对低迷, 交易量较小, 整体价格偏低。
收藏群体较小是目前青铜器收藏的第一个显著特点。
笔者认为并不是人们不喜欢青铜器,或未充分认识到其价值,而是由于青铜器自身的特殊性和现时的政策和市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是青铜器的稀缺性。 青铜器产生的年代久远,且随着青铜时代的终结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世不复再产,其数量是有限的。青铜器都深埋地下,现今我们见到的青铜器都是出土的,只是出土的年代早晚不同而已,在埋藏过程中损毁和较早出土后毁于战火和其他原因的数量不少,加之历年流失海外的青铜器为数甚多,所以国内青铜器存世的绝对数量和瓷器、字画、玉器等相比是很少的。这些存世青铜器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馆藏品,流散在民间可供人们收藏的青铜器较少。青铜器收藏起来相对困难,特别是成系列收藏尤为不易,这就导致了一般人不会把青铜器作为首选的收藏目标。
|
·上一篇文章:收藏品中的重器:青铜器 |
·下一篇文章:青铜器收藏有三级 |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刘亮 | |
佚名 | |
佚名 | |
陈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