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收藏明清刻本成新宠 市场被指炒作过度

中国艺术投资网

古籍收藏明清刻本成新宠 市场被指炒作过度


来源:中华书画网   文章作者:佚名


在近年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有一类藏品始终保持着稳步上扬的走势,这就是古籍善本。即使在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艺术品市场整体低迷时,古籍善本市场也基本没有受到影响。10月24日,北京德宝举行庆《藏书报》十周年古籍文献专场拍卖,128件拍品以130余万元的成绩落槌。秋拍前的几个小拍也可以侧面反映出古籍善本的市场走势,种种迹象表明,古籍善本正在迎来春天。

被疑市场过于炒作

2009年,在艺术品市场整体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古籍善本价格也不例外。

今年1月31日,在北京德宝“2010年迎春古籍文献拍卖会”上,一套明嘉靖十二年世德堂刻本《六子全书六十卷》拍出73万高价,为古籍善本的收藏开了个好头。今年春拍,古籍善本成交情况在各大拍卖公司均创出佳绩:中国嘉德成交5190万元,创出这一门类新高;北京保利成交3050万元,成交率达71.44%。

近期,藏书界有质疑的声音,认为市场过于炒作,少了书香。9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古籍善本逐年量增价涨,反复炒拍惹来几分铜臭》,披露了拍卖市场上炒作古籍、拍卖古籍的过度商业化现象。

对此,多年深扎古籍市场的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彭震尧表示:“古籍与书画、瓷杂收藏确有不同。书画,春天拍出的可能在当年秋天就会重现拍场,而一个私人买家买到一部古籍往往会收藏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拿出来交易。古籍现在只是回到一个应有的价位。”

明清刻本成拍场新宠

古籍拍卖市场这10多年来的变化,不仅表现在价格方面,还体现在收藏群体的日益扩大和书品种的层出不穷。彭震尧说:“在宋元刻本极为罕见的前提下,藏家的收藏重点出现偏移。明代刻本,尤其是明嘉靖以前的刻本受到藏书家们极强的追捧。此外,今年以来,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的内府刻本,也逐渐成为收藏热点。”

以今年中国嘉德春拍为例,一册明弘治三年刻本《(宋人)诗话十卷》,以24.6万元成交;万历十七年的6册《方氏墨谱》,72.8万元成交。相较于明刻本的风光无限,抄本书略有黯然。虽然一册《长江集》以35.8万元成交,但普遍而言,抄本并未受到刻本般追捧。

至于宋版书,早在明代开始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直至现在,宋版书的存世量仍决定它的价值。“10年前在拍场还能见到几本宋版书,现在都已经成为藏书家的‘镇宅之宝’,找不到了。”彭震尧说。

资料显示,2003年,在北京中国书店古籍春拍场上,一页1244年(南宋淳佑四年)蒙古刻《玄都宝藏·云芨七笺》,面积约为26cm×76cm,就以4.95万元成交。同年,中国嘉德的拍场上出现《锦绣万花谷》40册宋版书全本,创造了宋版书拍卖2310万元的天价。

总体来看,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古籍后市的发展。北京德宝拍卖古籍部负责人王建亭称,由于古籍自身稀缺性、大众逐渐增强的收藏意识,以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预计今年秋拍以及明年的价格还会继续走高。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古籍与书画、瓷杂可以带给人们直观的感受不同,需要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入门门槛较高。受制于文化底蕴和资源,古籍的拍卖依然是一个卖方市场,规模很难扩大,而收藏群体的经济实力以及规模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藏品未来的价格空间。

·上一篇文章:我国书法收藏市场扫描
·下一篇文章:收藏年画宜从3方面入手


 相关内容

·学生作品渐成艺术市场新亮点

佚名

 

·齐白石书画市场知多少

佚名

 

·尤伦斯收藏的市场效应

邱家和

 

·黄花梨引领老家具市场继续走高

佚名

 

·中国艺术市场赶英超美 落槌价占全球份额的33%

乔雪阳

 

·翡翠暴涨 资源枯竭还是人为炒作(图)

佚名

 

·手腕上的收藏与投资 中古表市场前景看好

佚名

 

·青铜器市场观察

佚名

 

·青铜器收藏市场稳中有升

陈杰

 

·高仿瓷器有市场 业内称潘家园98%是工艺品

任博